心理学:这四种获取爱的方式是病态的,让彼此都感到累

发表于2024-06-23 11:38 661 次查看 6.6评分

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爱的滋养,也只有爱的存在,才会让我们的心智朝着健全的方向发展。因此,获得他人的爱成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基本任务。由于每个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,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形成了独有的获取爱的方式。心理学研究发现,有四种常见的获取爱的方式,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行为模式。按照这样的行为模式,个体也并不会获得真爱。因为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心智成熟的,所以在获取爱的过程中一定会犯错。本文将分析四种错误的方式,希望读者朋友们有所借鉴。

哪种爱才是健康的?

爱与不爱都能接受

在分析四种病态的获取爱的方式之前,我们先分析一下哪种爱才是健康的?无论是对于亲密关系而言,还是对于广泛的友爱而言,都会存在爱与不爱的变化。原本不爱你的人会慢慢地爱上你,原本非常爱你的人也有可能不再爱你。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这个现实,而不是非得得到某个人的爱不可。心智成熟的人,爱与不爱都能很快接受。当某人爱上自己的时候他不会吃惊,当某人不爱自己的时候也不会太过于伤心。有了这种信念,才算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。

爱是成全不是掌控

爱一个人应当成全他,而不是掌控他,试图将他据为己有。如果你爱一个人,那么你就要努力支持他,让他成为他自己。也就是支持他的理想和信念,而不是担心他会离开自己。同样的,如果你得到的爱是成全不是掌控,那么你得到的就是真爱。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获取的爱,只要对方能够支持你的理想、支持你的生活方式,那么对方就是真的爱你。如果对方总是担心你会离开他,并且给你制定条条框框来约束你,那么你所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爱。

不要把爱变成一种威胁

健康的爱不应该是一种威胁,爱是一种温暖的、柔情的东西。如果你用你的方式得到了他人的爱,可是对方总是用这种爱来威胁你,那么你得到的并不是真爱。真正爱你的人不会用爱来威胁你,他们只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而已。如果你再也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,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。这种人也可以称之为“情感吸血鬼”,一旦招惹上他们,必定将你“吸干”才肯罢休。不管你多么爱对方,如果发现对方是这样的人,你也要懂得挥慧剑斩相思。

四种病态的获取爱的方式

第一种:收买拉拢

这种人的逻辑是这样的:“我那么爱你,所以你必须要回报我的爱,甚至为了我牺牲一切”。可想而知,跟这样的人相处会有多么累。因为他们对你的爱是一种投资,而你必须连本带利地给他们回报。采取这种方式获得爱的人,很容易陷入依赖对方的痛苦之中。他们为了赢得某个人的爱,不得不先付出一些代价。可是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,他们不会离开,而是加倍的付出自己的爱。如果对方是有良知的人,很容易因为疲惫感而离开你,相反如果对方没有多少良知,欺骗你的感情,最终受伤害的是你。

第二种:乞求同情

这种人的逻辑是这样的:“你必须爱我,因为我正在遭受痛苦,并且无依无靠”。他们能想到的唯一获得关注和爱的方式,就是向别人卖惨。在他们看来,只要自己足够可怜,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爱。他们生活中离不开向他人的诉苦,只有这样可以得到一些东西,或者逃避一些东西。他们会抱怨自己的不幸,或者装出总是生病的样子。也许他们的确有病,但是过分夸大了这种病对自己的影响。这一类人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因为他们的方式真的很容易得手。

第三种:追求公正

这种人的逻辑是这样的:“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事,你应该为我做点什么”。与第一种的本质不同是,这类人并没有有意识地想要索取回报,只是当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时会感到失望。就像是母亲经常会告诉孩子,提醒他们自己做了多大的牺牲。在母亲的潜意识里有一种隐秘的想法,那就是期待对方的回报。采取这种方式获得爱,所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。因为爱的本质并不是等价交换,不是说你做了多少事,别人就得回报你多少爱。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人,也会感到越来越累。

第四种:威胁恫吓

这种人的逻辑是这样的:“如果你不爱我,那么我就会离开你”。这类人丝毫不考虑自己是否爱他人,他们只考虑别人是否爱自己。在这类人看来,得到他人的爱与自己是否爱他人并不关系。因为只有得到他人的爱,才会让自己有一种安全感。他们把获得他人的爱当成了生活的全部目的,所以他们不在乎使用威胁恫吓的方式来获得他人的爱。这类人习惯用爱来威胁他人,是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让他们确信对方是爱自己的。然而,相处久了受伤害的一方自然也“爱不动”了。

 

评论
加载内容,请稍等...
  • 问题反馈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统计代码